充电电动船舶低噪音、零排放、无污染、省人力,契合我国绿色发展战略,但其推广应用程度却不如同为新能源船舶的LNG、液氨、甲醇动力船。
经济性问题,是电动船舶推广面临的一大挑战。
现阶段,应用于电动船舶的锂电池价格较高,且资金回收期限长,对于船东来说是不小的经济负担。同时,船用锂电池寿命通常为10年,且容量随使用时间增长而衰减,但船舶寿命周期一般长达30年,船舶生命周期内的电池更换进一步增加运营成本。
此外,调查数据显示,建造一艘五星级同吨位纯电动游览船的成本比传统动力船舶高约300万元,且预计6年需换一次电池,费用在70万—80万元不等。高昂的前期投入及后期电池更换成本,让电动船舶的研发与制造集中在头部航运企业,难以实现规模应用。
技术瓶颈也是制约电动船舶推广的重要因素
相对于燃油动力船舶,现阶段的纯电动船舶面临着电池能量密度低、充电效率低、安全技术待突破等难题,近期内仅适合在中短途航线且相对固定的特定场景应用。
船舶航行作为一项系统工程,配套的“加油站”不可或缺
目前,国内缺乏电动船舶充换电配套设施顶层布局规划,码头提供的充换电系统存在覆盖面不够广、设备不兼容等问题,电动船舶在航行、停泊过程中难以方便获得电力补充,这增加了船东在选择电动船舶时的顾虑。
标准规范是现代社会管理的基石,对于船舶制造与检验也同样适用
电动船舶发展历程比较短,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,还缺乏统一的船舶检验法规,各地船检部门在执行过程中标准不统一;同时,相关充换电方式、接口标准、安全操作规程、安全配员、船员培训等方面缺乏标准,尚未形成涵盖船舶全方位、全生命周期的标准体系。